Image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351-4073466

采访空军试飞员,得到*多得答案竟是“嘿嘿嘿”?新闻宣传报道中的保密常识要牢记→


编辑:2024-07-12 09:33:04

近日

一段记者采访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空军某试飞大队试飞员马晓云的视频

“火”遍网络


关于马晓云的获奖事迹介绍,只有简要的一句话:“完成重要型号飞机、高风险飞行任务,在多次面临飞行重大险情时,为挽救国家重要武器装备平台作出贡献。”


到了记者采访环节,更是“0输出”。

记者:“关于运20交装……”“关于……”

马晓云:“这个真不能说”“应该不能播”“应该得剪掉”“这个也不能播……”


*后

唯一能播的只有马晓云的愿望:

希望成为新机型首飞阵容中的一员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信息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的特点被日渐放大,公开内容一旦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造成的损害将难以补救。


接下来

小密就从真实案例中

为大家敲响保密警钟!






案例一

某杂志社组织评选先进典型人物,某军工企业向该杂志社报送候选人的有关情况时,未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导致含有涉密内容的先进事迹在杂志中刊登。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对刊登涉密内容的杂志进行了销毁,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失泄密后果。



案例二

某涉密企业宣传部门为做好某项工作的宣传,从该单位政策研究室处领取了一份内部工作报告参考,该报告是某涉密报告的删减版,虽然删除了主要的涉密内容,但仍含有少量涉密及敏感信息。虽然交接时已被告知只能作为内部工作参考使用,但是宣传部门仍然参考引用该内部工作报告的内容撰写了有关宣传报道,经鉴定,该篇报道中引用工作报告内的相关内容属于国家秘密,并在未严格落实“三审三校”规定的情况下,在该单位微信公众号中公开发布。此后该篇报道被大范围转载,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三

某媒体记者在参加一个涉密会议过程中,严重缺乏保密常识,不但在会场上使用无线联网计算机记录会议内容,而且会后将会议材料整理工作交由实习生操作,未对其提出任何保密要求。该实习生将整理的涉密稿件擅自通过微信传递给同学、朋友,被转发至朋友圈,*后被其他媒体刊登在新闻网站上,造成泄密。




在新闻宣传报道中

要注意这些泄密“雷区”




雷区1:

采编人员“不守规矩”


部分采编人员未经批准,擅自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活动。根据《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第十条规定,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主办单位应当验明采访人员的工作身份,指明哪些内容不得公开报道、出版,并对拟公开报道、出版的内容进行审定。




那么

如何避免新闻宣传报道中的泄密“雷区”呢?

和小密一起学习~



01
依法开展保密教育培训

新闻媒体的工作性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格履行保密责任,定期接受保密教育,必须从党和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认识保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定期对新闻采编负责人、终审发稿人、签发人进行保密法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方面的培训,使其熟悉掌握相关保密条款和要求。


02
严格按规定管控涉密文件

涉密文件是主要源头,应严格按照规定控制知悉范围、阅办编辑场所和使用方式,做好阅览、摘抄、预制稿件编辑的保密管理,特别是要做好用于编写涉密稿件的计算机、载体的管理。


03
做好涉密新闻采编过程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等新闻保密法规中提出的各条措施,将其融入采、写、编、审、校各个环节,把保密工作作为重要环节纳入整个工作流程。


04
严格保密审查

坚持自审和送审相结合。既能有效保证新闻的信息含量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起到保密防范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政策性较强的热点新闻,或是一些把握不准是否属于秘密的内容,要主动接受被采访单位的审查,自觉接受新闻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审查。



来源:成华密语

Image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科信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351-4073466 
地址:(北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南路文源巷24号文源公务中心5层
           (南区)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街529 号清控创新基地A座4层
Image
©2021 山西科信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晋ICP备15000945号 技术支持 - 资海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