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351-4073466

保密与密码“互护”协同机制及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启示→


编辑:2024-05-17 14:24:42

保密与密码具有天然密切的联系,两者既互相保护,也互相协同。研究保密与密码的“互护”协同机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仅能从学理上明确两者的内在逻辑、作用机理,避免认知盲区及误区,夯实保密理论基础,还能从实践上推动两者更加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并为保密、密码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启示和有力支撑。


​保密与密码的“互护”机制

研究保密问题,就不得不涉及密码。保密与密码具有明显的互相保护关系,两者形成“互护”机制。


密码是保密的基础支撑及技术手段。密码法明确指出,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高密级为机密级。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属于国家秘密。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即用于保护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概言之,密码是保护各类秘密信息的技术手段,是保密工作的基础支撑及技术手段。


保密工作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保障密码安全。保密法强调,保密工作实行突出重点的原则,即突出保护核心秘密、重点部门(产生和保存国家秘密集中的部门以及涉密等级高的部门)、重要人员(经常接触或管理高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由于密码是保护国家秘密及其他各类秘密信息的关键技术,尤其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本身就属于国家秘密,因此密码的重要程度、涉密等级,都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秘密。密码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密码部门和密码人员都是保密工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保密与密码的协同机制



实践中,保密工作、密码工作虽然分别由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主管,但保密与密码“互护”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促使两者形成常态化协同机制。



01
统一领导机制

无论是保密工作还是密码工作,都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落实“党管保密”“党管密码”的根本原则,并统一隶属于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具体由党委办公厅(室)直接领导。这就避免了保密工作与密码工作“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实现工作职责有分工,统一领导“不分家”。


02
战略协同机制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战略的引领下,保密工作与密码工作必须做到协调一致,落实齐抓共管,并与国家安全、情报、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相关工作实现更广泛的战略协同,共同服务和支撑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03
工作联动机制

根据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保密、密码行政管理部门可共同组建保密与密码工作专项小组,统一开展保密或密码监督检查工作,并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组建更大规模的协调机构,进行更广泛的联动与合作,开展影响更为深远的专项活动。




04
合署办公机制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市级及以下保密、密码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合并,应积极探索合署办公机制,不断强化保密与密码常态化协同机制。



那么

保密和密码两者之间的关联给我们

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我们一起来看~



几点启示



随着我国保密、密码事业的快速发展,保密与密码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发展保密与密码相关专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保密与密码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开设保密管理、保密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保密与密码类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业的高等学校越来越多,保密与密码学科专业体系日益完善。由于保密管理、保密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均属于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及紧缺专业,建设历史较短,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仍存在较多短板。保密与密码两者“互护”协同机制,为保密、密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01
坚持系统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保密与密码“互护”协同机制表明,应将保密、密码有机整合起来,综合性地进行考察与研究,避免把两者相互割裂,孤立地看待问题。为此,保密、密码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系统发展的理念,根据国家安全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密码强国战略对保密、密码人才培养的各自需求,统筹制定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贯通保密、密码两类专业的联系,协调推进两类专业建设,推动保密、密码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02
实施“交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推进保密、密码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尤其在课程建设上,设置适用于两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开设必需的《保密技术》《保密工作概论》或《保密管理概论》等相关课程,保密管理专业、保密技术专业应开设《密码学》《密码工作概论》《密码管理》等相关课程,这样不仅让保密专业的学生懂密码,也让密码学专业的学生懂保密,培养既精通保密、也通晓密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满足保密、密码两者协同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是注重保密、密码相关主体协同联动。拓展保密、密码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链,打通“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后一公里”,形成保密、密码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调研保密、密码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用人单位对保密、密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无缝”对接。


三是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对两类专业的教师均进行保密、密码管理实践锻炼,并提供保密、密码新技术发展和管理前沿的培训,使其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跨学科育人能力。同时,打破院系、专业之间的壁垒,将相关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基于保密、密码专业进行再组织、再优化,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互动机制。


03
强化人才培养的保密与密码特色

推动保密、密码专业特色内涵建设有机融合,构建保密、密码特色课程,促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精准、指向性更加明确、举措更加具体、特色更加鲜明。突破课程之间的人为界限,充分发挥保密、密码特色课程、优势课程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各类课程围绕保密、密码特色相互联动、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穿插保密、密码典型案例及微课,潜移默化开展保密、密码优良传统教育。



04
整合相关行业人才培养资源

高校应主动对接保密、密码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机构,构建人才培养协商合作机制,充分依托和利用保密、密码行业独特资源优势,推动人才培养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适时调研行业需求,挖掘行业典型案例,依托行业单位共建育人基地、特色课程、特色教材,跟踪行业*新政策和发展动态,并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学者的作用,邀请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育人方法模式等进行审核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END


来源:成华密语

Image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科信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351-4073466 
地址:(北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南路文源巷24号文源公务中心5层
           (南区)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街529 号清控创新基地A座4层
Image
©2021 山西科信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晋ICP备15000945号 技术支持 - 资海科技集团